是什么?
EMPI(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
为什么需要它
对于医院内部系统来说,院内不同的信息系统(LIS、PACS、HIS等)出于系统设计需要为患者定义了不同ID来识别患者身份,构建EMPI旨在为同一个患者提供不同ID之间的相互索引(对应关系),提供患者身份的唯一之别方式。
扩展到企业级的系统应用,企业内的用户体系和真正的自然人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让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这种需要把数据归属到具体某一个唯一自然人的业务无所适从了。要实现全程健康管理业务的基础:构建EMPI,实现患者身份的精确识别是打通院前、院内、院后各医疗健康环节的基础,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的重点之一。
IHE PIX协议
提到患者主索引,就不得不提IHE PIX协议。IHE PIX是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患者身份唯一性问题的技术框架。
IHE(Integration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企业)的概念是由北美放射协会(RSNA)及国际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协会(HIMSS)等多家机构于1998年共同发起的,旨在提供一种促进医疗信息系统之间集成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集成方案的指导。2003-2004年度,IHE在其IT基础技术框架中提出PIX(Patient Identifier Cross-referencing,患者身份交叉引 用规范技术框架,其目的在于使来自于多个不同业务系统的患者身份能够实现交叉引用。
关于IHE PIX技术框架的细节这里不作展开。
多ID合并
在主索引完全建立好之前,同一患者存在多个主索引信息的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对于业务的开展带来巨大困难。解决该问题就要进行多ID合并,多ID合并业务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检验、控制、合并处理
验证
在“校验”阶段,系统以患者的有效证件(通常为身份证)为主线查找患者是否存在多个ID。如果存在,则提醒患者存在多ID的问题。
控制
“控制”包含两层含义:
1. 是在就诊过程的重要环节控制没有合并多ID的患者受限; 2. 是在合并功能中增加一些判断条件,通过这些条件决定合并业务是否能进行。目前受限的就诊环节设置在医生工作站,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多ID的问题,系统会提示医生告诉患者先去处理多ID问题,否则无法接诊。合并前的判断条件主要是判断被合并的ID关联的患者是否存在未完成的就诊记录。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如果存在未完成就诊记录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多ID合并操作的。
合并处理
通过患者姓名、证件号、病历号、医保号等查询出患者的ID等信息供工作人员判断可否合并以及合并的关系。合并ID和被合并的ID对应的有效信息可以相互复制,这也保证了患者信息不会丢失。